湖南自貿試驗區自獲批以來,從制度創新、優化營商環境等多方面齊頭并進,加速產業經濟對外發展。截至目前,長沙、岳陽、郴州三個片區新設立企業8128家,新引進重大項目122個,總投資額近2500億元。
在山河智能園區,這批二手挖掘機設備將出口到非洲國家。為讓打通二手工程機械設備的出口堵點,湖南自貿試驗區構建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標準化模式等10多項改革創新,并成立專門的項目組予以推進,極大激活了二手設備出口的市場量,拓寬了企業的產業發展渠道。
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手設備管理總監彭穎說,我們把它出口到國外有需求的市場國家,也是消化了國內的存量的二手機,也為我們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接下來,還將協調搭建二手設備在非售后零部件維修及服務平臺,形成二手機出口的有效閉環。
同時,為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湖南,我省積極搭建各類平臺。比如在長沙雨花區高橋大市場,就開設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常設展館,產業領域寬、服務體系覆蓋全流程,吸納了98家中非經貿優秀企業落戶高橋,截至今年7月份,實現中非貿易額約1.8億美元。
湖南高橋大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亞娟說,這些平臺的落戶應該說是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資源支持和契機,極大的補充了我們原來高橋商貿流通企業的一些短板,這也為我們中非經貿產業發展,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接下來,湖南將加大招商力度,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,實現湖南自貿試驗區“一產業”、“一園區”、“一走廊”的戰略發展目標。
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、廳長沈裕謀說,精準去研究我們產業缺什么,我們產業迫切需要什么問題來開展招商,這樣的話對我們產業的發展就發揮了我們商務部門的擔當作用。(經視記者黃錦燕 陳述豐 王定浩報道)